定期保養維護
定期保養維護
設備維護保養方式分 5 級,你在哪一級 ?!
第一級 : 被動式維護保養
簡單來說就是 「用到壞才修」。
這樣的維保方式時常被視為缺乏維護計畫的表現。如果所有的設備都採取這樣的模式維護,那必定會毀掉器材壽命,造成器材壽命減短,使用人受傷
被動式維護保養適合應用在 :
1. 無須維修的設備。
2. 便宜易維修或更換,且不那麼重要的設備。
3. 構造簡單、用到壞了再換也不要緊的設備。
第二級 : 預防性維護保養
是最簡單的「主動式」保養模式,也是最多企業採用的維保模式。
通常分成兩種形式進行 :
1. 週期性 : 例如跑步機每隔三年就換一次跑帶、跑板等消耗品。
2. 以使用程度為基準 ;或固到每固定使用時間,就更換零件。
這兩種方式皆能確保設備保有一定程度的健康,只是同時也有兩個問題產生。
第一個問題 : 過度保養的疑慮
有些被更換下來的零件,可能還十分健康、能多運作一段時間。雖是依照計畫更換,不過卻造成隱性的維護成本的增加。
所幸,目前有許多企業將設備維保紀錄電子化保存,並以系統分析設備的使用程度,將過度保養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。
第二個問題,是許多現場人員的夢魘。那就是 :
為何換了該換的零件都換了還是沒多久就故障 ? 或是為什麼好好地突然斷電 ?
第三級 : 條件式維護保養
條件式維護保養廣義上可視為預知保養的一種。
它即是利用一個或數個裝在設備上的感測器所蒐集的數據,訂定設備運作數值的上下限,系統便發出通知與工單,告知維保人員有維護的必要。
但並非所有健身器材都可使用
第四級 : 預知保養 / 預測性維護
如同前面所提到的,設備故障有時是多種變數產生。
雖能起到部分預知的效果提前進行維修,但卻無法幫助維保人員在第一時間,診斷出設備到底哪裡出現問題,有效率地解決異常的根因。
判斷何種設備需要用到預知保養 / 預測性維護,最簡單的依據就是 :
1. 任何極為重要、一跳機就會損失慘重的設備。
2. 非常重要且若是故障,維修成本高昂、待料時間長的設備。
第五種 : 定期規範式維保策略
定期維護是以固定時間為基礎的預防維修方式。它具有對設備進行周期性修理各式零件的特點保養、清潔、上油及調整,依據設備的磨損規律,預先確定修理類別、修理間隔期還可以發現的潛在問題,並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,由檢查定期調校維修確認
分享到